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父母课堂:小一新生父母怎么样“转型”

   日期:2025-02-03     来源:www.huibianfa.com    浏览:453    
文章简介:新学年开学,十几万名“金猪年出生的孩子”扎堆涌进小学。不少随之升格为“小学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怎么样适应、自己怎么样转型等问题颇多困惑,常见比较“焦虑”。

  新学年开学,十几万名“金猪年出生的孩子”扎堆涌进小学。不少随之升格为“小学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怎么样适应、自己怎么样转型等问题颇多困惑,常见比较“焦虑”。在此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为小白父母想办法。

  “做规矩”宜软不适合硬

  开学短短一周,朱女性的儿子就从刚开始的满心期待,变成了愁眉苦脸——老师发现,孩子上课尚未“进入状况”,仍像婴幼儿园一样“随性”,上课乱插话、坐不住。老师把这个状况与朱女性交流后,这位母亲立即对儿子“做规矩”:“不许乱动,不许乱说话,不许……”孩子一下子对最初的小学生活蒙上了阴影。

  从婴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技巧发生了非常大变化,不少“规矩”需要重新打造。如在婴幼儿园阶段,孩子天天大多数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做手工、涂涂画画、唱歌游戏,寓教于乐的方法让他们感觉比较自在。但进入小学,孩子天天“正襟危坐”要上满7节课。而且,婴幼儿园阶段的游戏以互动交流为主,小学阶段的常识技能以老师解说为主。

  孩子一时很难适应,心急的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反而加重其思想负担,无形中拖长了孩子的适应期。沈芝瑾建议,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需要时,做规矩 “宜软不适合硬”:“特别注意不可以用老师吓唬孩子,打击孩子进校的积极性。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学校生活的照料者,而不是对立者。 ”

  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建议,对于孩子上课难进入状况,父母可在课后让孩子静心端坐听录音带等方法,培养其专心倾听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学习复述收听的内容、表达我们的看法,模拟上课情境,帮助孩子顺利适应。

  补上生活能力这一课

  “父母之前过度强调孩子的学识而忽视生活自理技能的筹备,也在一定量上导致孩子的适应障碍。 ”

  每年一年级新生中,都有孩子大小便不会自理的问题。一次,一个小姑娘大便后不会自己擦屁股,提着裤子跑到办公室向老师求助。 “有的父母或许会笑:这么简单的事情,如何可能不会做?但日常,确实有部分父母会忽视这类,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小便滴漏在裤子上,小姑娘上卫生间时不记得带纸巾等,生活自理能力差也会在非常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自信心。 ”

  在生活方面,父母第一应鼓励孩子去认识新伙伴。婴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孩子一下子要面对全新的校园环境、新老师、新同学,难免会有陌生感。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借助课间、体育课等互动交流的时间,多与周围小朋友交流,孩子熟知了同学、老师,自然会对新环境产生认可感。

  同时,在生活方面,父母还应全方位关注孩子的吃饭、大小便等练习。多数小学不像婴幼儿园,不配备起居室、孩子没午睡条件。因此,小学多数学校在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午餐后,安排订正、班会等活动。有的孩子吃饭太磨蹭,会干扰后面的进程,建议父母平时加大练习。

  “盯作业”不如培养好习惯

  不少父母觉得,一上小学学业角逐就开始“启程”,因此对孩子的学业特别紧张。而目前不少小学为孩子减轻负担,开学第一周天天回家没课后作业,父母反而担忧:孩子这样“放羊”,会否影响其学习?以后有作业了,是陪着孩子写作业、随时帮助其解决疑难好呢,还是应该让孩子自主写作业为好?

  父母与其 “盯作业”,不如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开学第一个月,本市推行幼小衔接的“入学筹备期”课程,语数外等各学科学习任务均减少困难程度、放缓速度,便于孩子“基础知识”。因此,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少数新常识,多数老师通过随堂作业等方法帮助孩子巩固,因此不再布置回家的书面作业,父母也不必额外练习增加孩子负担。

  “其实,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比课后多做几道题目更要紧。 ”以整理书包为例:不少父母代劳,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后东找西翻影响上课。更好的做法是父母提醒孩子第二天所需物品,由孩子自己整理,既便捷查找,又提升了孩子的管理能力。

  父母不适合陪孩子写作业。“独立做完作业和预习任务,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力需要。而且,只有孩子独立做完作业,老师才能从其对错状况中如实看出孩子的学习状况,反过来调整教学,强化一些容易出错的薄弱环节。假如父母都帮孩子订正好了,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 ”

  孩子学习力如何培养

  不少父母觉得,“学习力”看不见摸不着,培养起来无从下手。易教网北京家教中心老师觉得,学习力中有三个重点原因。

  注意力

  孩子走神分心,是注意力的集中性不够;坐不住,是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粗枝大叶,是注意力的范围不够;而孩子容易半途而废,是注意力的分布性不够;做事拖拉,是注意力的转移性不够——这类都是小学生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建议父母和小学一年级老师应当通过培养孩子静心倾听、专注于做一件事等办法,提升注意力。

  精细动作

  即便是学习习惯端正的孩子,当他们的耐力和手眼协调配合能力,不足以应对学校的基本课业时,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拖拉作业。 人脑发育与精细动作的进步密不可分,通过精细动作训练可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进步。精细动作直接影响个体神经突出的打造,与个体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业成绩有很显著的有关度。

  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这类精细动作或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孩子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提升学习成绩的保障。据透露,近年来嘉定实验小学花力气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一年来,孩子们有了肯定的任务意识、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对于孩子做课后作业,父母应尽可能降低伴随,鼓励孩子独立专注完成。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引导孩子统筹安排好课余时间。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