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对孩子言听计从,并非真的爱孩子,而只能使孩子顽劣,乱发脾气。他们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目前的家庭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母整天围着一个小宝贝转,他们对孩子关爱备至,并且不管孩子提出什么需要都从不拒绝。他们觉得就这么一个孩子,决不可以让孩子受委屈。疼爱我们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假如大家一味地放纵孩子,就会使孩子培养乱发脾气的不好的习惯,从而影响孩子成长。乱发脾气,是目前独生子女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乱发脾气是儿童意志薄弱,缺少自控能力的表现。其主要特点是: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达目的,决不停手,让爸爸妈妈无计可施。我的好些亲戚的孩子都有如此的问题,而且他们均没能注意到如此对孩子的害处性。
1,爸爸妈妈对子女过度疼爱,导致孩子的乱发脾气爸爸妈妈常常怕对独生子女孩活照顾不周到,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情绪,以致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甚至孩子支配爸爸妈妈的行为。爸爸妈妈处处为孩子着想,不让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帮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这种教育方法自然使孩子产生了一种心态,即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管不了我。同时,因为孩子缺少生活劳动习惯,并不知道做事情的困难,任何事都由着我们的性子干。孩子从父母心目中的小皇帝变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这种乱发脾气的性格特点使孩子不可以同意外面的合理需要,影响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形成。
2,爸爸妈妈的虚荣心促成了孩子的乱发脾气因为爸爸妈妈的虚荣心,总要使孩子在任何物质享受上超越其他人。其他人有些自己孩子要有,其他人没的,自己孩子也要有。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买高价格的东西,满足爸爸妈妈的虚荣心,但在无声无息中使孩子出现了目空一切的心态,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里不服爸爸妈妈管教,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形成了以我为中心,所有按我的意愿去做,不然便会执拗起来。
3,爸爸妈妈的骄傲容易使孩子变得乱发脾气爸爸妈妈的骄傲影响着子女,使得孩子没一个探索常识的欲望,感觉任何时候,只须自己提出需要便可以得到满足。他们非常难分辨是非,只不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因而形成乱发脾气的不好的习惯。孩子形成了乱发脾气的不好的习惯是爸爸妈妈所不期望的。孩子的乱发脾气会干扰他获得常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不利于以后的进步。
因此,必须要采取手段,给予准时纠正。
1,以正确的办法关心和爱惜子女。爸爸妈妈疼爱子女是可以理解的,但应以孩子的正常进步为目的来关心和爱惜。对孩子的关爱,不应只局限于物质享受,而应该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以正确的观念教育孩子。爸爸妈妈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提升社交技能,从而培养好的品格。爸爸妈妈也应当让孩子去接触社会,参与劳动,打破家庭封闭之门,让孩子知道事情并非他想的那样简单,从而掌握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2,转移法。当孩子出现乱发脾气行为时,应借助当时的周围环境,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被一些新颖事物所吸引,使孩子舍弃无理需要。
3,把握所有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爸爸妈妈要常常对孩子说:人的不少愿望是没办法达成的,有些时候,大家需要掌握控制我们的欲望。当孩子舍弃了自己不适当的需要时,爸爸妈妈应准时给予表彰和鼓励,让他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感,促进他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
4,奖惩矫正。当孩子固执乱发脾气时,父母应立即指出他的错误,并对他的态度冷淡下来,不理睬他,直到孩子软下来,再给他讲道理。而当孩子有所进步,好似样一件事,孩子在以前会乱发脾气,目前不再乱发脾气或乱发脾气减轻了,父母要准时给予表彰和鼓励,期望孩子能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孩子正确的行为得到巩固,错误的行为会渐渐消除。
总之,爸爸妈妈必须要记住的就是:不要让孩子感到乱发脾气有哪些好处,更不要急急忙忙向孩子妥协。要让孩子了解乱发脾气的孩子不会让大伙喜欢,乱发脾气更不会有所收成。如此,孩子在乱发脾气达不到目的的过程中,掌握自我控制,从而渐渐克服乱发脾气的不好的习惯。作为孩子的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我想天下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一个人以为在她小的时候,让她适合的受点磨难,对她以后的进步未必不是好事。生小孩并不难,难的就是要把他们教育成材,这是需要大家这个社会及家庭都要付出心血的,我期望所有为存活而奔波的父母,也要抽出时间来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